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学历和课堂知识都是暂时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才是不可或缺的终身财富。 是么是教育?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又是什么?古今中外无数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但是我们最后可以发现,对教育评判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作为一个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其自身不具备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就容易局限于经验的总结,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
前言:高考结束,有的孩子会考上985、211,有的孩子会落榜,但是无论成败,作为父母,都不得不面临的残酷真相其实是: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必将平凡。 01孩子们终将平凡,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容易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啊?” 日本的小孩子在面临这个问题时,往往会回答,长大了想当电车司机、面包师、清洁工…… 但这样的答案在中国是会被无情嘲弄的。谁家孩子要是敢说自己长
你相信智力(intelligence)可以靠后天努力而改变,鼓励孩子积极评估及发展自己的潜能吗? 1978年,美国教授做了一项实验,找来一群孩子玩拼图,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拼图开始时很简单,后来变得越来越难。 实验之前,教授就预料到,孩子面对困难时会有不同的反应。事实也确实如此。伴随拼图越来越难,有些孩子开始抗议:“现在一点都不好玩了!”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坚持要“放弃”,甚至直接将拼图推到地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1教师的使命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教师始终须对人一生负责任 教师、医生和律师、建筑师、工程师是不一样的。一类是跟物质生产相关,一类跟人相关。 而教师和医生,尽管都与人打交道,但医生的对
从历史长河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就只有“真、善、美”三种型态:人类古代教育是以“善”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思想家孔子创立了以“仁”中心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儒家的教育传统,这种教育传统特别重视“仁义礼智信”这种道德人格的培养,主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直到现在,中国的以“德为本”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尽管吸收了许多西方教育的要素,但其核心价值观与整体
随着现代家庭教育的普及,和快速有效的发展,每个家庭逐渐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为重视。说起孩子的教育,每个家长都会有很多的经验之谈和独到之处。因为孩子的性格、成长经历都不一样,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孩子的性格和发展也就会有所差异。但是,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有出息的人。当今,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一只“倍受呵护的小鸟”,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希望这只小鸟自由翱翔,飞得更高、更远,而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