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2
-
04
大浪淘沙 特色为金丨江西省西山学校在教育改革中抓机遇立特色
所属分类:
新闻动态
学校要闻
教育新政频出 民办学校出路在哪里
进入四月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发布2022年秋季入学招生工作文件,各种注意事项、招生范围、中小学学位锁定政策等文件接踵而至。经历了重大转折的民办中小学校,在公民同招、免试入学、区域招生等政策框架内,也开始发力招生工作,铆足劲要在新的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江西省西山学校这所历经近二十余载的民办中小学特色教育学校同样如此。
自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新修订稿正式实施,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和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我国民办教育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民办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校外培训机构、教育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带来巨大冲击,对我国教育事业带来深刻影响,改写了我国民办教育行业的市场格局,改变了成千上万民办中小学校的发展轨迹。一是办学规模大幅减少,上海和北京,湖南、江苏、四川等地教育部门先后调整民办与义务教育的占比,即民办初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占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将调减至5%以下,且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二是民办教育的办学规模被锁定,而根据《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办法》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不得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不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的相关规定,一大批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中小学校选择了“民转公”;三是民办教育政策转向,还有一大批民办中小学校则选择了关停,其中有政策的原因,也有自身办学实力不济难以为继的原因,新政策的逐步推进,给民办中小学校带来了挑战和压力。
江西省西山学校:大浪淘沙,浴火新生
2021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施行,标志着民办教育法制化进程又迈上新的台阶,走个性化、特色办学之路,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满足家庭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是未来民办中小学校的出路,在“摇号入学”、“控制在校人数”等一系列政策下,民办学校将告别快速增长时期,迎来的将会是稳步发展,经过转公更名剥离停办等一系列行业巨变之后,对于江西省西山学校来说,有新机遇也有新挑战。
江西省西山学校均隶属于“中国十大品牌教育集团”之一的西山教育集团,集团已构建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体系。集团下辖学校教职员工2000多名,现有在校师生约12,000人,校园总占地面积2000多亩。
江西省西山学校秉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办学宗旨,树立“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形成了“以文为主、体艺为特色”的办学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江西省西山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优势,汇聚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卓著的省、市优秀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推行精英教育,以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基础,建设了一支学高身正,教人求真,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团队;在校园管理方面,实行准军事化、封闭式管理,确保学生在安全、健康、文明的环境内学习生活;学校除了严抓文化教育,还大力发展体育、武术、艺术等特色教育,致力于打造“成绩好、特色强、高品质、全寄宿”的特色学校。
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35万所,比上年增加5815所,占全国比重35.36%;招生1779.75万人,比上年增加57.89万人,增长3.36%;各类教育在校生达537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57.74万人,增长5.0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这一高质量教育体系必然包含民办中小学。《实施条例》新增了开设特色课程、办出特色、优先扶持特色明显的民办学校等一系列条款,这是首次通过国家法规对民办中小学特色发展予以明确。可见,“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已成为当前和未来民办中小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代要求,优秀的民办学校千千万,在专业化服务、特色化办学和差异化发展方面,江西省西山学校是一个值得推介的典范。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江西省西山学校收获了丰硕的教育成果,曾先后获评为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南昌市首批中小学文化魅力校园”、“十三五全国基础教育课业改革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连续13年获“教育教学督导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等殊荣。江西省西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众多西山学子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一流大学录取……
大浪淘沙剩者为王,改革就是在风浪当中,冲过风浪就是一片前途光明,以江西省西山学校为代表的民办学校,重新出发,重新思考我们自己,重新认识我们自己,重新认识目标,实事求是,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唯有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热点新闻